廣東水產養殖基地再擴容

187
發表時間:2021-05-22 15:49

由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研發設計的半潛式深遠海智能養殖旅游平臺8日正式簽約建造。這是廣東省內首個商業化半潛式深遠海智能養殖旅游平臺,將為海水養殖產業轉型升級提供技術和裝備支撐,助力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

  本次開工的半潛式深遠海智能養殖旅游平臺長80米,寬30米,高18米,養殖水體約3萬立方米,采用鋼質半潛結構,日常由海洋清潔能源供電,四角錨泊定位,具有良好的抗風浪能力。項目交付后將投放于廣東陽江市海陵島附近海域,從事石斑魚、金鯧魚、軍曹魚和鰲魚等高附加值魚種的養殖,并開展海洋科普、潛水、沖浪、垂釣、海上餐飲等休閑活動。

  近年來,海水養殖產量和海產品需求量均呈增長態勢,但海水捕撈總量不斷降低,養殖產量增速放緩。2020年中國漁業統計年鑒數據顯示,我國海洋水產捕撈量從2015年的1435.74萬噸減至2019年的1217.17萬噸,同期海洋漁業養殖產量從1796.56萬噸增至2065.33萬噸。同時,海水養殖產量的增長比例從2015年的3.7%減小為2019年的1.68%,一定程度上說明傳統海灣養殖空間已趨于飽和,發展受限。

  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副所長孫永明介紹說,集波浪能發電、養殖、旅游、通訊為一體的半潛式海上漁業綜合平臺技術在推進遠海養殖、增強抗風浪能力、自給綠色能源、搭載漁業設備、降低勞動強度、提高養殖和監管智能化水平和開展海上休閑旅游等方面優勢明顯,目前已獲中國、歐盟、日本、加拿大的發明專利授權。

  “中科院廣州能源所已完成多個型號、多種配置的半潛式深遠海智能化養殖平臺設計,下一步還將研發更大型號的養殖平臺,推動海洋漁業由近淺海向深遠海發展,不斷拓展延伸產業發展空間和價值鏈,助力打造‘粵海糧倉’?!睂O永明說。

來源:羊城晚報

水產政策
>
>
>
>
>
>
>
>
>
>
>
>
>
>
>
>
>
>
>
>
每周推薦
>
>
>
>
>
>
>
>
>
>
>
>
>
>
>
熱點關注
>
>
>
>
>
>
>
>
>
>
>
>
>
>
>
遠洋漁業
>
>
>
>
>
>
>
>
>
>
>
>
>
>
>
>
>
>
>
關于我們
聯系我們
廣告服務
網站地圖
地址:廣西北海市北海大道海富大廈F-27
E-mail:631121676@qq.com
合  作
業  務